【金融界网站】黄隽:银行服务小微和三农创新产品评价
发文时间:2013-12-07

近些年,中国银行业协会和中国地方金融研究院持续开展“服务小微企业及三农双十佳金融产品”的评选活动。下面我对2013年进入二审的小微和三农前100个优秀产品近三年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价,这些产品代表了中国银行业服务小微和三农最领先的金融产品和发展趋势。

 

  一、产品的数据分析

 

  1、产品和服务以信贷类为主,理财类和中间业务少

 

  总的来看,在进入200的优秀产品中,信贷类产品有185个,占比92.5%;结算类产品8个,占比4%;综合类产品3个,占比1.5%。信贷类产品是目前最主要的小微金融产品与服务类型。

 

  2、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和城市商业银行是小微金融服务的主力军

 

  金融机构类别分布,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占比38.5%,城市商业银行占比26%,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占比16.5%,股份制商业银行占比9.5%,政策性银行(国家开发银行)占比5.5%,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占比2%,邮政储蓄银行占比0.5%。可见,以小银行为主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和城市商业银行占据了服务三农和小微的主要市场份额。

 

  3、贷款客户规模明显下沉,服务深度提高

 

  相当数量的银行机构申报产品的贷款额度在1000-20000元之间,银行的客户贷款规模明显下沉。就审批时间来看,小微和三农申报产品数据显示,近三年(2010-2012)产品平均审批时间逐年缩短:小微分别是6.395.845.64天,三农分别是7.647.376.86天。这表明服务质量和效率有所改善。值得注意的是小微平均审批时间总体比三农短1-2天。而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及政策性银行审批时间仍较长,相当部分审批时间从20天到30天不等。

 

  小微金融产品不良贷款率虽略有上升,但仍处在安全范围内。2010年到2012年小微申报产品平均不良贷款率分别为0.23%、0.31%、0.32%,三农申报产品平均不良贷款率分别为0.44%、0.46%、0.5%。可以看到,小微和三农申报产品的平均不良贷款率都有小幅上升,三农上升幅度比小微上升幅度略大,三农平均不良贷款率水平较小微平均不良贷款率水平高出0.15-0.2个百分点。总体而言,小微和三农申报产品的平均不良贷款率较低,处于安全线之内。

 

  4、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小微金融服务利率水平较低

 

  按小微和三农申报产品按主要金融机构类型计算的平均最高利率,可以看到,大型国有商业银行提供小微和三农产品服务的利率比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提供同类型产品和服务的利率更低。总体来说,银行机构的小额贷款利率远远低于小贷公司、P2P、典当行等影子银行机构。

 

  二、主要创新内容

 

  近几年,银行普遍将国外小额贷款技术与当地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产品和模式的创新活跃,“交易贷款”的特点越来越明显。

 

  1、“信用村(社区)”模式

 

  选择生产经营者较为集中的村庄和社区,由银行的客户经理、村(社区)干部对申请**客户进行实地调查,了解客户家庭成员、收入、财产、负债和生产经营项目情况并收集有关资信情况证明。在此基础上,逐户评定资信等级,由银行机构核定授信额度并向客户颁发贷款证。根据借款人的资信状况,在明确贷款用途的前提下,对客户进行综合授信,核定最高贷款额度,客户在一定期限内可通过银行卡以自助方式循环使用。授信额度实行“一次授信,随用随支,余额控制,循环使用”的原则,提供在一定时间、金额内随用随贷、随时偿还,无需再次审批。可通过柜台及自助渠道发放贷款及还款,无需另行签订借款借据,符合条件的客户可以任一选择柜台、电话银行、自助终端、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渠道自主办理贷款业务,手续简便。

 

  2、批量化和规模化

 

  批量化和规模化模式面对的不是单个客户,而是一群和一片客户。主要是围绕商圈、商会、协会、社区、园区、产业链等小微客户集中的区域,这些区域专业内容相似,商户之间相互了解。通过对目标客户群的市场调查、量身定制、批量开发,根据集群类客户的业务、风险特征,设计出专门的和标准化的金融服务方案。这种模式集中调查,立体化、多角度获取各类信息,批量授信,降低了银行的成本,通过规模化大大提高了效率。供应链金融也是这个思路。

 

  3、行业金融的专业化运作

 

  所谓行业金融是指商业银行立足特定区域、特定行业,通过前期细致的市场调研,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特征及产业集群状况,选取若干具有相当规模、发展现状较为稳定并且具有一定发展潜力的行业,为行业内的企业提供各种金融服务的商业模式。行业金融模式的开发是区域经济行业集群发展的结果,通过行业金融模式介入某一行业,充分利用行业集群带来的信息外溢效应控制金融服务风险、利用集群批量式开发带来的规模经济效应降低业务成本,是商业银行开展金融服务的有效模式。

 

  4、交叉销售

 

  银行在贷款的同时,既可以开拓企业层面的产品,例如,承兑汇票、信用证、保函、代发工资、POS机、贴现、融资咨询、财务管理等,也可以延伸个人消费层面的服务,例如,网上银行、信用卡、理财、保险等。在全面满足客户需求的同时,也进一步增强了小微客户稳定性。交叉销售可以提升客户的综合贡献度,降低银行的成本,为银行带来协同效应和范围经济的利润。

 

  三、未来的发展

 

  未来商业银行服务三农和小微企业的产品创新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关注收入水平提高后百姓对财富管理的强烈需求。目前银行的产品远远无法满足客户的需求,未来财富管理在中国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第二、为利率市场化提前布局。今天到会的都是银行的高管,你们是银行的掌舵人。在加快利率市场进程的今天,你们必须提前布局,绝不能坐等利率市场化的到来,否则会措手不及。分析利率敏感性资产和负债,建立缺口的动态管理方法。

 

第三、学习互联网金融的商业模式。今年银行都感受到互联网金融巨大的冲击力。当然商业银行有自己的优势,但是互联网金融的低门槛、透明、交易成本低、速度快、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等优势和商业模式,值得商业银行从中认真汲取营养。